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考试乐 - 公务员考试 - 分省公务员 - 广东公务员 - 正文
2008年下半年广州市公务员考试试题命题五大趋势
来源:广州日报 2008-12-10 16:12:00 【字体:小 大】
广州“市考”的内容比“国考”略为微观。

  备战“市考”

  命题趋势

  从11月中旬到12月底,公务员考试可谓“战事不断”。对于刚刚参加完11月30日国家公务员招考(“国考”)的考生而言,如何备战12月28日的广州市公务员招考(“市考”)呢?本报记者最近采访了广东公务员招录考试辅导专家赵玲玲和王仁法教授,请他们为考生备考支招。

  今年“市考”申论命题五大趋势

  赵玲玲认为,2008年下半年“市考”申论可能呈现五个变化趋势:

  一、对归纳概括能力要求更高,由归纳概括全文的内容变成归纳概括某一方面或某一部分的内容,并有可能出现比较辨析类试题。既在归纳概括的基础上,还需比较辨析才能完成。

  二、论述的命题倾向突出。这两年“国考”作文都有明确的范围和限制,包括题目和体裁,这就要求考生在备战“市考”时,既要紧密结合材料给定的内容,又要能挖掘出具体深刻的规律,掌握理论的实际运用。从分值上看,作文的分值降低了,但是命题要求突出,主题有限制。这就需要应试者加深对材料的理解,围绕主题展开,要求观点鲜明,措施得力,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三、试题类型趋于多样性。以往的广州申论试题,基本上是以三道题或两道题为主,而且分数相对集中,预计2008年下半年“市考”可能会像“国考”一样出现一至两道新的题型。

  四、试题的主观性突出。所谓主观性就是在作答要求中更多要求应试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判断,如关于某件事情的评价类的试题,目的意义和启发类的试题,就是考查应试者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材料的实际,突出应试者的主观认识和判断,这种类型的试题在更大程度上可以测查出应试者的判断力和思想性。

  五、试题的细节性越来越明显,试题量增多,可能会像“国考”一样出现一些解释类试题、概念类的试题,要求考生要注意阅读材料中的一些关键字眼。

  2008年申论时政热点参考

  1.奥运会、残奥会——充分显示中国的综合国力。

  2.汶川大地震——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以人为本的理念。

  3.三鹿奶粉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痛定思痛,食品安全确实需要行政监管和司法保障,但更需要媒体监督。 

  4.神七——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5.周老虎事件——在破绽百出的情况下,司法竟然一审判决落槌,这有损政府的公信力,也有损司法的公信力。

  6.范跑跑——教师爱学生是师德的要求,教师在临危临急时保护学生是责任所在。

  7.世界金融危机——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追求经济体的更健康,市场生长能力的更强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

  8.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纵观党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作出的。

  “国考”VS“市考”

  难度对比

  “国考”和“市考”的共同点主要有三点:

  一是测试的内容必须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申论问题都具有普遍性,以及较强的可谈性、可论性,即大部分考生对申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这就要求考试内容不一定是惊天动地、关乎国计民生的大的政治事件,但一定是和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符合我们党一向提倡的“执政为民”、“百姓生活无小事”的原则,特别是广州“市考”,相比较“国考”略显微观。三是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必须按照国家人事部每年制定的考试大纲来命题,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概括归纳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国考”和“市考”的不同之处也有三点:

  一是难度不同。“国考”的难度大于广州“市考”,市考的题型没有“国考”多,且变化不大,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申论题型,给定材料的篇幅也比国考要短。二是考试时间不同。“国考”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广州“市考”的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三是申论给定材料不同。广州“市考”申论给定材料明显比“国考”微观、具体,而且往往或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一般会选择广东地区甚至广州地区的社会热点问题,所以要求考生要尽量留意广东地区特别是广州地区2008年的热点新闻和民生问题。

  2009年“国考”申论写作思路

  从打破“城乡壁垒”

  到突破“创新瓶颈”

  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申论话题考察的是“粮食问题”和“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下是申论研究专家戴斌老师的范文(有删节),供大家参考。        记者 余琴 

  

  从打破“城乡壁垒”

  到突破“创新瓶颈”

  30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打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使得农村的农业生产和城市的工业化进程都得到质的飞跃。三十年后,创新同样成为了中国应对挑战的重要武器。

  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创新是“初次创新”,那么今天我们该如何实现“二次创新”呢?新的土地政策将成为打破“城乡壁垒”的一把“金钥匙”,是什么令打破“城乡壁垒”成为有可能实现的目标?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创新”二字。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推行“自主创新”过程确实存在诸多瓶颈。瓶颈之一便是“产业升级”。在新的形势下,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处理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用“自主创新”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保驾护航。

  范文点评:2009年“国考”申论考察的范围非常宏观,涉及多个时事热点。考生要想在申论写作中获得较高的分数,关键在于将多个热点时事话题的内在逻辑关系串联起来,因为“粮食问题”和“产业升级”这两大话题看似毫无关联,实际上其中关键的串联部分便是“创新”二字。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